第一部分
南昌起义
两把菜刀闹革命
贺龙,生于1896年,系湖南桑植县人士。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接壤。
贺老总出身于贫瘠之家,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英雄气概,热衷于助人为乐,勇于主持公道。
在民国初期,湘鄂西边陲之地设有一盐务机构。凡途经此地的盐,不论其数量多寡,皆须缴纳三分之一作为税金。贺龙亦曾从事贩盐营生,对于这盐务局,他心中积满了怨恨。
夜半时分,贺龙带领十几位同伙,手持锋利菜刀,火速行进九十里路程抵达盐局。他们用粗大的木棒撞破大门,斩杀了税警队长,缴获了四支枪械,并将抄来的食盐均分了。
这就是有名的两把菜刀闹革命。
1920年,正值风华正茂的24岁,贺龙在旧式军队中担任支队长的职务,其麾下驻军于某地。湖南桃源。
在这段时间里,两位来自上海的留学生抵达支队司令部,逗留了整整两周。他们日复一日地热衷于探讨各种主义。一位热衷于阐述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理论,另一位则热衷于宣扬社会主义思想。
这是贺龙首次接触社会主义。
继而,贺龙时常听闻湖南人士谈及毛泽东。他回忆道,彼时湖南学子们纷纷称赞毛泽东为天才。
1923年,正值而立之年的贺龙已擢升为旅长,恰逢国共两党携手合作之际。黄埔军校的战友们时常来信,向他描述军校的种种情形,这也让贺龙得以接触到共产党的先进思想。
周逸群
入党介绍人
周逸群,同贺老总同龄,1931年离世,贵州铜仁人士。2009年,荣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1926年,北伐军推进至湖南常德在彼时,党中央派遣了在北伐军中担任工作的周逸群同志,他率领一支宣传队伍,抵达了贺龙将军麾下。
贺龙与周逸群在此相识。
贺龙回忆说:
“
第三日,我便向周逸群表明了我的决心,即投身共产党,并参与部队的改造工作。
他回应我说,共产党并非紧闭大门,只要符合相应条件,定会有人主动前来联系。
然而,仅依赖广东派遣干部来改造部队实属不可能。我们必须自行挑选一部分学生,并从部队内部选拔干部参与学习与训练,从而自主培养出能够改造部队的干部。
”
贺龙随即邀请周逸群从部队中精心选拔了一批干部,并吸纳了2000余名进步青年,设立了政治讲习所,以革新部队。
尤为关键的是,得益于周逸群的辅佐,贺龙的思想观念愈发贴近共产主义。
因此,贺龙部队以勇猛的战斗精神,在北伐战争中攻占长沙与岳阳的战役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1927年六月,贺龙率领的部队得以扩充,正式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贺龙亦荣升为该军的军长。
南昌起义
为了加强贺龙部队的力量,党组织将部分因遭受反革命势力追捕的工农武装力量转移至20军。同时,江西两地的农民协会委员长也纷纷加入贺龙部队的行列。
而且,工人纠察队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秘密藏匿的数百支枪械,最终交托给了贺龙。
贺龙高兴地说:
“
我服役至今,历任军旅生涯,鲜有上级为我增派过兵力与装备。然而,时至今日,共产党为我输送了新鲜血液,众多工农同志自愿加入我的队伍。
”
1927年7月初,武汉局势紧张。
1927年7月10日,贺龙率领的二十军,自武汉启程,乘舟驶向远方。九江。
1927年7月20日,得知汪精卫策划解除贺龙、叶挺两军武装。叶剑英、贺龙、叶挺在鄱阳湖小划子上商议对策。
贺龙回忆:我们商定三事。
第一,需思量是否前往庐山。当询问我是否同行时,我婉言谢绝。他们对此表示赞同,并认为这是明智之举。
第二,我们的研究团队并未前往德安,而是驶向了南昌。
第三,鉴于叶挺部须于明日启程,我方部队则安排于次日出发,故此,我特此将车辆让予叶挺部使用。
于是,贺龙毅然决意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率领着20军抵达南昌,该军遂成为南昌起义的中坚力量。
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同志担任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于南昌宣告成立。翌日,周恩来同志抵达贺龙将军的驻所——中华圣公会,向其透露了前敌委员会关于起义的具体行动计划,并就此事征询了贺龙的宝贵意见。
贺龙说:我坚决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党指哪我就往哪走!
周恩来任命贺龙为起义军总指挥。
在瑞金入党
1927年8月5日,起义部队正式启程,撤离南昌城。
起义军自南昌东郊启程,历经赣东的抚州、宜黄、广昌、宁都等地,终抵瑞金。
在这段充满挑战的南征之旅中,贺龙再度郑重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
贺龙在瑞金完成一生夙愿。应贺龙同志屡次恳请,并鉴于其对党的无限忠诚与坚定不移的革命立场,党中央同意贺龙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行列。
贺龙的入党介绍人是周恩来。周恩来、周逸群在瑞金一所有临水之美的学校中,一场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正缓缓拉开帷幕。
汤坑战败后
汤坑之战中,起义军遭遇挫折,撤出汕头后,周恩来随即在流沙地区主持召开了决策会议,贺龙亦出席了此次会议。
流沙会议后,贺龙遵照党指示,乔装前往。上海党中央原先计划派遣贺龙赴苏联深造,然而,贺龙却向党组织提出请求,希望能够返回国内。湘鄂西组建革命队伍,持续武装斗争。
党中央批准了贺龙的请求。
1928年1月,在周逸群等同志的陪同下,贺龙重返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第二部分
湘鄂西建红二军团
贺龙由潮汕地区转赴上海,进而溯流而上至武汉,最终抵达湘鄂西地区。根据党的指示,贺龙与周逸群被委以重任,负责组建湘鄂边前敌委员会,致力于创建革命根据地,并积极推动武装斗争的开展。
两短枪再掀革命风波
昔日,两把锋利的菜刀曾引领革命风潮,而今,两支小巧的短枪亦在激荡革命浪潮!
1928年初,贺龙与周逸群同志秘密从湖北省委机关领取了两支短枪,随后便离开了汉口,踏上了前往湘鄂西的征程。
贺龙带领着二十余位同伴,踏上了江轮,沿江而上。船行途中,他通过与旅客的交谈,得知前方的情况。监利县观音洲之畔,驻扎着一小队团防士兵。船舶靠岸之际,贺龙等人快步如飞,径直寻至团防队长面前,未及寒暄,便直言不讳。
“
我是贺龙,要借你们的枪。
我可以打收条给你。
”
贺龙将军曾驻军鄂城,其在湖北的威名远扬。当团防队长得知来者正是贺龙时,不禁吓得语塞。贺龙随即带走了他所管辖的4支步枪与4支驳壳枪,扬长而去。
收条?根本没打!
贺龙在监利县会合。贺锦斋的革命武装,有百支枪。荆江武装斗争展开。
贺锦斋贺龙之弟,于1928年9月英勇奋战,不幸在激战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由贺龙、周逸群等同志构成的湘鄂边前委,在荆江两岸环绕的湖区地带,成功整合了地方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支红色游击队,构筑起了一支超过四百人的武装队伍,并高高扬起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湘鄂边前委在荆江之畔积极投身年关的斗争中,成功肃清了监利、石首等地的2000余名团防武装与土匪势力,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此举不仅打开了工作的新局面,更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战斗意志。
工农革命军壮大至千人。
贺龙的领导力非常卓越!
回到家乡发展
迎风雪,盐咸同。
1928年三月,贺龙同志毅然将他所创立的队伍交付他人。石首县中心县委携带少量自卫武装,他孤身前往湘鄂边,致力于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贺龙,这位出自湘鄂边界桑植县的英勇将领,对这片土地了如指掌,且在当地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重返桑植之后,贺龙深谙依靠广大民众之道,时而进行个别交谈,时而召集集会,揭露蒋介石、汪精卫扼杀革命事业的恶行。他郑重地向众人宣告:
“
国民党宣称共产党如洪水猛兽般威胁,然而,贫苦大众却将共产党视为希望的救星。
贺龙追寻真理,寻觅一位优秀的领导者,耗费了半生时光,终未果。而今,他终于找到了,便决定与他携手共进,直至人生尽头。
”
湘鄂边地,山势峭拔,水寒风冽,当地农民生计困顿。面对敌军的严密封锁与围剿,工农革命军在兵员招募、弹药及生活物资的补给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重困难。战士们只得在崇山峻岭与茂密森林中饱尝风霜,冬日里仍身着单薄衣衫,缺粮时则以野生草木聊以充饥。
艰苦的岁月,是一座烈火熊熊的分金炉。
投机者纷纷倒戈,动摇不定的分子纷纷离去,唯有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在激战中壮烈牺牲,剩下的则如同傲立雪中的红梅,在冰封雪裹的悬崖上顽强地迎风绽放。
一度,这个队伍曾壮大至三千余人,然而最终仅剩91名成员,手持72支枪械。
91块烈火真金!
贺龙身着单薄衣衫,脚踩草鞋,数日来未沾盐粒。
某日,炊事员仅购得一小撮如指头般大小的盐,用以烹制了一碗辣味十足的菜肴。贺龙品尝后,察觉到菜肴中已有盐分,遂将之倾入大锅中,与众同享。炊事员欲阻拦,贺龙却言:
“红军,官兵平等,有盐都咸。”
在贺龙的带领下,队伍迎难而上,跋涉于险峻之中,积极动员并依靠群众力量,迅速壮大至一千余人,装备了八百余支枪械。
并且打下了湖北鹤峰和湖南桑植在两座县城,成功设立了两个县苏维埃政权,同时亦在湖北地区展开了新的建设。宣恩、五峰一带的根据地。
贺龙的红四军
整编后,成立红四军。贺龙任军长,恽代英任政委,恽代英未到位。
湘西军阀陈渠珍派旅长向子云挥师直取桑植县城。贺龙布下空城之计,巧妙地将部队撤离县城,隐匿于城外山巅。向子云率军入城,贺龙于山上指挥,发动突然袭击。向子云部溃不成军,逃至赤溪河畔,向子云舍命跳入河中,拽住马尾企图逃生,却不幸被激流吞噬。
此役一举全歼敌军两千余人,收缴武器千余件,成为红四军建军史上首度取得的重大胜利。
红四军改组为红二军。
红二军团
洪湖根据地
湘鄂西根据地
1930年二月,贺龙率领红二军向东挺进洪湖,旨在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
1930年7月,贺龙、周逸群领导。红六军在公安县会师,组成了以贺龙为总指挥、周逸群红二军团在政委的领导下,队伍规模迅速壮大,人数突破一万,并成功建立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由湘鄂边、洪湖、归兴巴、鄂北、鄂西北等几大区域根据地紧密相连,其版图覆盖了五十余个县市。
湘鄂西省委,设在洪湖瞿家湾。
在湘鄂西的创业历程中,贺龙与周逸群相继创立并指挥了工农革命军、红四军、红二军以及红二军团。
红二军团一经成立,便积极扶持地方赤卫队与少先队的发展,从而构建起一套以主力红军为核心,辅以地方游击队和赤卫队的综合武装体系。
赤卫队凭借河湖港汊交织、芦苇丛生、莲藕连片的优越自然环境,灵活运用“敌来我避,敌去我返,人众则退,人寡则击”的游击战法,持续对敌进行削弱。
消灭白极会
洪湖、沔阳地区,早在清朝时期便存在一个名为白极会的反动迷信组织。该组织受当地豪绅湖霸的操控,崇拜鬼神,与红军为敌,对革命群众进行残酷迫害。
白极会鼎盛时,协会人数超万人。
红军在洪湖的石山港、峰口等区域对白极会展开了有力的打击。然而,白极会随即发起了大规模的反攻,导致两万多家民房被付之一炬。
1930年8月,贺龙毅然决然,立志铲除白极会势力,遂派遣精锐部队展开行动。段德昌在红军的协同下,赤卫队、少先队以及广大民众齐心协力,对白极会展开了迅猛的攻势。在河口一役中,成功瓦解了数千匪徒,逮捕并处决了反动首领,彻底摧毁了白极会这一反动势力,同时解放了沔阳、天门、应城、皂市、安陆等多座城镇。
面对诱降
1933年12月,蒋派熊贡卿游说贺龙,欲收编部队。熊贡卿先派梁素佛前往红三军游说。
贺龙深感此举是对革命者尊严的极大亵渎,遂即刻向湘鄂西中央分局进行了紧急汇报。
湘鄂西中央分局为深入调查这一团伙对中央苏区和四方面军所造成的破坏情况,特派熊贡卿前往湘鄂西地区。
熊贡卿在供述完毕后,贺龙亲自莅临龙山茨岩塘,召集了一场群众大会,并当众对熊贡卿进行了处决。熊贡卿。
爱军爱民
贺龙身披灰布军装,头戴棕叶编织的斗篷,脚踩草鞋,与战士们并肩行进。而他个人乘坐的黑骡子,往往优先让给生病的战友,或是用来背负物资。
每当闲暇之际,贺龙便与战士们亲切交谈,探讨思想,不时还会一同吟唱歌曲,比拼腕力。
某日,贺龙将军自前线返抵桑植,特地前往医院探望伤患。其间,他遇到了红军战士小王,脚上的伤口已化脓,疼痛难忍,药物也已告罄。贺龙巧妙地用小刀切开了一个南瓜,将瓜瓤敷在了小王的创伤处。小王感动落泪,绑好绷带。
南瓜竟能治伤口!
1931年,荆江流域遭遇了数十年未遇的严重水患。在这危急关头,贺龙同志率领部队,与广大人民群众携手并肩,共同投入到抗洪筑堤的紧张斗争中。
1931年到1932年,军民齐心合力,修成了长达200多里的东荆河堤。当时,国民党军进剿,掘堤水淹苏区。苏区军民一边战斗一边修堤,在沔阳丰东垸和红土垸之间,修起了一道河坝,群众叫它为红军坝。
红军堤似乎依旧留存,位于潜江周巩公社一带。
周逸群牺牲
1931年三月,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湘鄂西地区得到推行,对周逸群、贺龙等同志进行了打压。
周逸群在被逐出领导职位之后,秉持着一名共产党员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忠诚,他毅然投身于洞庭湖畔的游击战之中。然而,不幸的是,在一次敌军的伏击中,他英勇捐躯,壮志未酬。
红二方面军
王明所倡导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占据了主导地位,最终导致了湘鄂西反围剿四战败。
在极端艰难的困境中,贺龙率领红军战士勇攀高峰,跋涉险阻,辗转于豫南、陕南、川东及鄂西地区。
1934年秋,任弼时随着红六军团向贺龙所部所在的区域发起转移,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在贵州省印江县胜利会师,由此组成了红军第二方面军,并成功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而且,以任弼时为首的湘鄂川黔省委,成功纠正了王明路线在湘鄂西地区的错误倾向。
1935年11月19日,红二方面军依照中央的指令,毅然出发,踏上新的征程。桑植县踏上万里长征之旅。
1936年十月,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英勇将领率领的红军主力部队,与毛泽东主席指挥的中央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成功实现了胜利会师。
他们,将解救中华民族!
好策略配资,安全配资,配资炒股官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